中国绿色时报7月6日报道(记者:肖正华通讯员:余林陈立煌)生态房县,兴林富民。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,眼下,湖北省房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5.6%,活立木蓄积量达1209万立方米。退耕还林让房县森林植被大量增加,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,房县也因此被国家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、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荣誉称号。
■还林才是退耕的目的退耕是还林的前提,还林才是退耕的最终目的。退耕还林的工作重点其实不在退,而在还。
1998年,长江特大洪水提醒人们:不能只顾生存,而忽略了生态,人类应该选择生存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道路。为切实解决生存与生态之间的矛盾,房县于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,通过给农民每亩土地230元的补贴,将水土流失严重、亩产量低、不适宜耕种的陡坡地退出来,因地制宜地栽上树、种上草,以粮食换生态。几年下来,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大力实施,整个房县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率大大增加,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。截至2010年底,房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2.9万亩,为湖北省下达任务的100%,退耕还林工程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。
眼下,全县森林植被越来越多,水土流失越来越少,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,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增加,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初步体现。■一退一还效益大于二国家要被子,农民要票子。退耕还林不仅仅是生态工程,同时也是扶贫工程。截至2010年底,房县累计向退耕农户兑现政策补助28278.8万元,退耕户户均兑现政策补助资金达6284元。
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钱粮政策补助,还可以腾出富余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,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,带动林果业、林业加工业、畜牧业、森林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据统计,2010年,房县农民人均收入达3800元,比起2000年增加2179元。全县退耕区农民从事农业、林果业、草畜业和劳务输出等收入占到农户总收入的70%左右。兴林富民还必须大力发展后续产业。
房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,还实施了54321林业产业工程。即:发展核桃基地50万亩,发展以香椿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40万亩,巩固提高板栗基地30万亩,稳步发展耳菇基地200万亩,逐步发展以房陵大樱桃、房陵大杏为主的小杂果基地10万亩。截至目前,全县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契机,带动全县发展以核桃、板栗、杨树、耳林、小杂果等为重点的五大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274.84万亩,年创产值超过4亿元。林业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,退耕还林已成为房县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。
为了实现生态房县、兴林富林的目标,房县抢抓退耕还林政策机遇,大力植树造林,强化森林资源保护,始终以高标准、严管理的原则,强化责任措施,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,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。在2008年到2011年国家组织的退耕还林工程阶段验收中,房县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、林权发证率、建档率、管护率和成林率连续4年验收结果为100%。连续4年,国家林业局核查组均认为,房县在认真执行退耕还林各项政策规定的同时,在计划分解、检查验收、政策兑现等关键环节实行公示公告制,把后续产业建设与退耕还林同规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,不仅有力地激发了农民造林和管理的积极性,有效地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,还为农民增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,实现了一退一还效益大于二的目标,退耕还林在这里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。
本文关键词:环球ug登录,ug环球官网,环球ug登录入口,环球ug官网网址
本文来源:环球ug登录-www.hkjhmy.com